|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研究生教育  >  招生信息  >  正文

招生信息

智能制造学院“研途有我,榜样引领”研究生风采第1期:冯柯良

作者:智能制造学院 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12      浏览量:

图1:实验室学习掠影

冯柯良,男,中国共产党党员,机械专业学位点2023级硕士研究生,现任智能制造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、院研究生会副主席,曾任2023级研究生班班长,研究生期间智育平均绩点位列年级第二,获校优秀学生干部、校三好学生、校优秀团干等荣誉称号;该生本科毕业于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,曾任我院学生会主席,获校优秀毕业生、校三好学生、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;获校二等奖学金、杰克十佳大学生奖学金等各项奖学金;曾参与学科竞赛获得全国三维数字创新大赛二等奖,浙江省机械设计大赛三等奖等奖项。

图2:组织党支部理论学习活动

党建工作:创新路径,激发理论活力

在学院研究生党建工作中,冯柯良作为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,作为支部的骨干力量,积极创新党建活动形式,让理论学习“活”起来。主持完成研究生第一党支部“小兵大匠e路行”系列活动,邀请学院教师党员结合机械专业发展史,讲述科研工作者如何将垦荒精神融入技术攻关,提升了研究生党员的参与热情;参与策划 “强国行”师生联建联学主题党日活动,带领支部成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和智能制造企业,将党史学习与专业认知实践深度融合;在日常党务工作中,认真负责,协助完善支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党员学习档案,定期组织理论研讨和思想交流,有效提升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
图2: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活动

课程学习:笃学慎思,构建学习体系

在研究生课程学习方面,冯柯良不满足于课堂上的被动接收,他深知,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注重自主探索与深度钻研,为此,他总结出了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。如课前,他都会提前阅读课程相关的基础文献和教材章节,梳理出知识框架和疑问点;课堂上,他积极与老师互动,将老师的观点和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;课后,他还会根据课程内容制作思维导图,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完整的知识体系。这种 “预习-比较-复盘” 的学习模式,让他高效吸收知识,夯实专业基础。例如在学习《现代设计方法与应用》课程时,他会将不同算法的原理、优缺点等内容比较整理,形成了清晰的逻辑脉络。同时,他还会主动查阅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论文,对重点知识进行拓展学习,撰写学习笔记,极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。

图3:构建的学习体系

科学研究:以"读"启智,构筑学术瞭望塔

在学术探索的征途上,冯柯良将文献阅读视作攀登科研高峰的云梯。他构建起系统化的文献研习体系:每周固定三个黄金时段,锚定领域内顶刊论文与前沿成果,以金字塔式阅读策略层层推进。独创的"三维精读法"彰显其治学智慧——首轮全景式速览,快速锁定论文价值坐标;二轮沉浸式深挖,在实验设计与数据迷宫中抽丝剥茧,用五色标记笔构建思维路标;三轮对话式审辨,站在学术巨匠肩头眺望,既提炼突破性洞见,更勘测理论边界的未至之境。为将星罗棋布的知识点熔铸为体系,他构建起多维文献索引体系:通过EndNote建立智能文献矩阵,Notion搭建动态知识图谱,配合自创的"三维度九象限"笔记法,实现从碎片化认知到结构化思维的跃迁。这种兼具战略纵深与战术精度的文献研习模式,不仅锻造出他鹰隼般的学术嗅觉,更在专业领域构筑起辐射全球学术动态的认知雷达站。

心态管理:劳逸结合,勇克科研难关

科研之路荆棘丛生,偶尔也会遇到难题,被负面情绪困扰。每当这时,冯柯良都会通过课外活动、运动等方式放松自己,缓解压力。在学业压力较大的时段,他常常会邀上几位同学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羽毛球运动,大家尽情挥洒汗水,压力随之消散,思维也似乎恢复了敏捷。他始终坚信,怀揣积极乐观之心,坚定不移地奋进,定能跨越万难,抵达成功的彼岸。

寄语学弟学妹:

“心中有光,何惧路长,愿你的梦想,照亮前行的方向。”